# 曹赟定谈申花:让中国教练带一样拿冠军,教练布置真是在犯罪!
近日,上海申花队球员曹赟定在一次访谈中的发言引发广泛讨论。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让中国教练带申花一样能拿冠军,有些教练的战术布置简直是在犯罪!”这番话不仅道出了他对本土教练能力的强烈信心,也犀利点出了当前中超联赛中部分外籍教练在战术设计和临场指挥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曹赟定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中超俱乐部普遍倾向于聘请外籍教练,尤其青睐欧洲和韩国教练,认为他们能够带来先进的足球理念和战术体系。然而不少外教在实际执教过程中却出现“水土不服”,生搬硬套国外战术,忽视中国球员的实际特点和文化背景,导致球队表现远低于预期。曹赟定所指的“犯罪”,正是这种脱离实际、僵化固执的战术安排,既浪费了球队资源,也阻碍了球员的发展。
事实上,中国本土教练对国内足球环境、球员特点和文化习惯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比如吴金贵指导曾在申花多次救火并取得不俗成绩,其灵活务实的战术风格就广受认可。中国教练更善于激发球员斗志,增强团队凝聚力,往往能够根据现有人员配置设计出更符合实际的战术,而非强行推行某种固定打法。
从历史成绩来看,本土教练带队夺冠并非没有先例。长春亚泰在高洪波指导下夺得2007年中超冠军,河南建业在唐尧东带领下表现顽强,这些都是本土教练成功的例证。中国教练对联赛节奏、球员心理以及对手特点的把握,往往比初来乍到的外教更为精准。
曹赟定的发言也揭示了中超俱乐部在选帅上的盲目性。许多球队过分看重教练的海外背景和名气,而忽视了其是否真正适合球队。这种“崇洋媚外”的选帅观念,不仅导致大量资金的浪费,也可能错过真正适合球队的本土教练人才。
当然,这并非全盘否定外籍教练的价值。像里皮这样的世界级教练确实给中国足球带来了先进理念。但关键是要找到真正适合球队、愿意深入了解中国足球的教练,而不是仅仅看重其外籍身份。
曹赟定的发言是对中国足球自信的呼唤。它提醒我们,中国足球的发展不能总是“向外看”,也需要挖掘和信任本土人才。中国教练不仅有能力带队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更理解中国足球的根脉所在。
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盲目追随外来的和尚,而是建立在对自身特点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务实发展。曹赟定这番话,既是对本土教练的声援,也是对中国足球自主发展的期许。只有真正信任并培养本土足球人才,中国足球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